最新动态
绿道认建认养
联系我们

电话:027-69112210

QQ:376523148

地址:武汉市蔡甸区彭家山头58号

总部网址:http://www.whcdstjt.com/

 

最新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最新动态
【昔日汉阳古郡 今朝中法新城】知音文化之根

 

    古琴声从幽婉的旋律中溢出,空旷而落寞,伯牙面对钟子期墓摔琴,琴碎,音绝。从此,《高山流水》成千古绝唱。
  后官湖畔,马鞍山下,知音亭常伴钟子期墓,游客在知音文化广场上探究流连。
  “知音”一词最早见于《礼记·乐记》,原只是阐述音乐之词。而赋予“知音”文化内涵的则是发生在湖北古汉阳县那段动人的传说故事。

 

 

    据吕不韦《吕氏春秋.本味篇》载:伯牙鼓琴,钟子期听之,方鼓琴而志在泰山,钟子期曰:“善哉乎鼓琴!巍巍乎若泰山。”少时而志在流水。钟子期曰:“善哉鼓琴,洋洋乎若江河。”钟子期死,伯牙摔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明代冯梦龙所编小说《警世通言》开卷第一篇是《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,使“知音”故事更加大众化,成为流传最广的“武汉故事”。而伯牙与子期相会的地方,也成为后人寻觅的精神圣地。
  蔡甸区正是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的发源地,钟子期墓就在蔡甸街马鞍山南凤凰嘴上。
  据清康熙《汉阳府志》载,“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,相传是钟子期的故居”。蔡甸当地还保存着一块清光绪十五年(1889年)的残碑,上刻“楚隐贤钟期字子期墓”(藏区博物馆)。据《汉阳县地名志·名胜古迹篇》载:“凤凰嘴,古名凤头渡。”推测凤凰嘴有可能是伯牙摔琴谢知音之处。遗憾的是,由于汉江北移,当初的江边早就变成陆地了,伯牙泛舟的汉水变成了南湖。

 

 

    2007年,伯牙、子期的传说入选武汉市非遗保护名录,2009年入选湖北省非遗保护名录,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,是蔡甸区第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。
  而今汉阳区古琴台据传始建于北宋,明时有人感于马鞍山附近琴台处地偏僻,于是在汉阳县城北面筑台,命名为“琴台”,现月湖边的古琴台是清嘉庆时湖广总督毕沅主持建造的。因此,要探寻“知音”文化,只游古琴台,而不去子期墓、集贤村、马鞍山,显然是不完整的。《高山流水》所折射出的重情、守信的人生哲理,几千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元素之一。故事背后寓意的人生遇合的美妙,及人生不遇的缺憾,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。

 
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1967年,国际天文学会将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之一命名为伯牙山,用以纪念《高山流水》琴曲的原创者伯牙。1977年8月20日,美国“旅行者”号宇宙飞船将中国古琴艺术中的经典曲目《高山流水》带入太空、以寻求地球人类的“知音”,据说保存期长达十亿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