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小寒,24节气的倒数第二个节气,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,而且气温会越来越冷!
作为每年最冷的时节,
小编有许多注意事项要提醒各位...
小寒养生三要素,
只要做好这三点就能在最冷的时节
达到最高效的养生效果
小寒三要素
睡够+吃对+叩齿
小寒第一要素:睡够!
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敛、冬藏”,其中冬藏的要义在于“养精蓄锐,休养生息”,冬季的早上睡个回笼觉,偶尔慵懒一下,都是冬藏之时顺应身体呼唤的养生之道。
但是!睡不能瞎睡,“睡姿不当,惹出一身病;睡姿正确,甚至能“治病”。”
小寒第二要素:吃对!
吃要量“出”为“入”,其实,这出也是补!(在营养丰富或者说是营养过剩的当下,‘补’的精髓,还是量‘出’为‘入’更合理。)
对于冬天内热积的太过,我们更主张要适宜清内热,比如白菜、萝卜都是当季食物,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。
而且白萝卜清火降气、消食,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,而不是要一味的去吃补药。
小寒第三要素:叩齿!
春养肝,夏养心,长夏养脾,秋养肺,那么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。
那么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叩齿,就有益肾、健肾之功。
叩齿很简单,就是空口咬牙,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,可于每日早晚各作一次,每次叩齿数目多少不拘,可因人而异,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,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,量力而行。
除了叩齿小编还要告诉你,最适合小寒时节做的一项运动——“伸懒腰”,按照下图所讲去坚持“伸懒腰”,能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——消除疲劳养血又养心:
小寒如何饮食更养生呢?
小编告诉你
温补虚劳用下面这5种滋补肉
小寒温补第一位:
羊肉/补肾助阳
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,羊肉属热性,有补肾助阳的功效,能有效缓解腰膝酸软等不适。
小寒温补第二位
牛肉/补脾益胃
牛肉是冬季补益佳品,既营养又暖胃,有补气养血、强筋壮骨、利水消肿等功效。牛肉是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的肉类,适合肥胖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人群食用。
小寒温补第三位
鱼肉/补益筋骨
鱼肉可温养阳气、补益筋骨,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鲈鱼:“补五脏,益筋骨,治水气;多食宜人,曝干甚香;益肝肾,安胎补中。”
小寒温补第四位
鸭肉/温补虚劳
鸭肉有补虚滋阴、利尿消肿、养胃生津的功效,适合热易上火的人群食用。另外,体弱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秘结和易水肿人群食之更佳。
小寒温补第五位
虾肉/补肾祛毒
虾肉有补肾、壮阳、通乳、祛毒等作用。虾肉的营养很多,适合肾虚阳痿、早泄遗精、腰膝酸软、四肢无力等人群食用。
在这样最为阴邪和寒冷的时刻,一定要多食用温、热的食物补身体,一张图告诉你,温热食物有哪些!
属于温、热的食物有哪些,您记得吃
当然,作为最冷的时候
一定要注意保暖
小寒注意三暖:暖头、暖足、暖背
暖头:“冬天戴棉帽、如同穿棉袄”,但是在面对严寒时,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添加衣物,但忽视了头部的保暖。
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。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,此时,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,若头部受寒,极易引起感冒。
小编提醒:出行时,应戴一顶帽子,单薄的帽子也可。
暖足:小寒节气注意脚部保暖。在一般情况下,冬季时,大多数人的脚部温度偏低。
脚底有很多穴位,受凉后会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慢,抵抗力下降,极易诱发感冒、心脑血管病、气管炎等。
暖背: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,背部保暖不当,风寒邪气极易入侵,耗损阳气而致病,或者旧病复发加重。
对于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风湿病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来说,更应重视背部的保暖。